户外品牌“始祖鸟”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青藏高原举办《升龙》烟花秀配资盘股票配资网,持续引发热议。9月22日,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、植物学博士顾垒(笔名“顾有容”)。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植物学和濒危物种保护研究工作的他,用深入浅出的科普语言撰写了《在青藏高原用烟花炸了一座山,始祖鸟和蔡国强错在了哪儿?》,引发大量转载。顾垒谈到,如今影响已经造成,公正的评估和实质的弥补举措才是更重要的。
“这是一场完全没有必要的表演……实在应该引以为戒。”从9月20日至今,顾垒已经连续3日就“高原烟花秀”发声,并撰写长文,详细论述了该项目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。文中提到,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——或许没有之一。主办方在公告中提到的“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”“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”等,在这个特定环境未必适用;所谓的预先制定“预防——监测——恢复”全链条方案,“确保不留生态隐患”,只是一句不切实际的承诺。
“有人或许会说,西藏那么大,表演所在的地方也不在保护区里,区区一座山没什么大不了的。这种说法不对,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座山,也是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不能如此轻易地加以破坏。”顾垒谈到,如今影响已经造成,公正的评估和实质的弥补举措才是更重要的。
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,他对此做了更具体的介绍。
首先,在后续评估中,相对容易做的是高山草甸破坏程度的评估,“直接去现场看看被破坏的面积,以及破坏的形式。比如说,有多少处是草毡层被破坏,有多少是地下的母土暴露出来,还有水土流失的程度等,这些是很直观的。”再者就是关于废弃物排放方面的调查,可以对地表及水体进行取样,直接看到烟花燃放之后,有多少物质留在了地面,有多少进入了水里。
至于野生动物的破坏程度,则需要知道这个地区以前的情况,与烟花燃放后的现状进行对比,才能得出结论。“不过,也许可以通过和周边其他类似生境下的情况做对比,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值。”
谈到如何消除对当地植被、动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,尽量还原或者弥补,顾垒对南都记者说,自己的看法比较悲观,“我觉得自然恢复很慢,人工修复也不见得快,而且并没有什么成本低、见效快的办法。只能尽力去做。”
作为高原植物研究者,他尤其不想看到那种随意引入外来物种的“修复方式”:“什么波斯菊、孔雀草的种子,随便往那儿一撒,等这些‘皮实’的植物长起来,还形成了花海,就认为是‘生态修复成功了’,这就不对了。因为它们是外来物种,可能有物种入侵的风险,并且和当地的景观也是格格不入的。”顾垒建议,让懂高原、懂植物、懂生态的专业人士做主导,不要在修复过程中造成新的问题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配资盘股票配资网
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